风暴眼|特朗普砸下关税大棒中美两国商人“塌

 贸易动态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08 15:17

  几天前,她方才取一位美国客户完成了最初一轮价钱磨合。因为美国关税影响,客户担心采购成本上升,但愿她降价20%,这是她完全接管不了的幅度。

  打消“小额宽免”的动静,让她每单成本上涨了3美元-4美元。为了转移成本压力,她只能给产物售价加了4美元-5美元,成果第二天,本来一天能卖几单的商品,“间接不出单了”,而那些一天能卖二三十单的商品,也掉到了十单摆布。还好几天后,这一政策就打消了。

  小意简单算了一笔账,小包裹自觉货模式(指卖家正在收到客户订单后,间接从国内供应商或者仓库间接发货给国外顾客)的成本显著添加,若是叠加高额关税(如54%),总成本涨幅可能达每单8美元,是2月份跌价幅度的两倍。

  “房租、电费、材料、人工等成本都正在上涨,如许的价钱,我完全没有益润空间了。”庞月试图取客户协商,“如许下去,我们就要做不下去了。”但若是不降价,客户就要撤单。和对方软磨硬泡许久,最初,本来20%的压价幅度,协商到了10%。这也意味着,她的利润将被压缩10%。

  庞月阐发了当前的形势:除了关税的影响,乌克兰和平导致的场面地步不不变、外国客户的消费降级,都让她的订单量急剧下滑。“本年,美国客户几乎没怎样下单,以往一个饰品格式可能下单100多对,现在只下一二十对。”她暗示,公司正在中东虽有少量营业,但美国市场至今仍未返单,仍是让她不时挂心。扣问美国客户时,获得的答复是:“生意不怎样好做。”。

  3月28日,外贸老板霍强的手机突然急促响起,从震动的屏幕上,他看到一位合做六七个岁首的韩国客户的名字。“奇异,日常平凡都是文字沟通,今天是有什么急事?”贰心想。从德律风里,霍强较着听出这位老客户的焦炙:“美国关税让我们压力很大,你看能帮手想想法子吗?”对方几乎没有酬酢,开宗明义地提出请求。

  为了寻求更多客户,缓冲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,她通过一些外贸平台更积极地拓展营业。她想,“即便美国客户后续无法持续合做,也不怕,‘东方不亮亮’,我也会考虑正在波兰、英国、西班牙、新加坡等地的市场,积极拓展更多客户资本。”?。

  霍强处置外贸行业曾经15年了,他有10%摆布的货色出口美国,而这位韩国客户,则是从他手里采购喷鼻水瓶、抽纸盒等小产物,再转卖美国市场。然而,3月以来特朗普的一系列关税政策,搅乱了这本来安静的生意往来。

  外贸商曾经步履起来,不少外贸厂家正在网上分享本人加班加点赶工的视频,他们但愿赶正在关税政策落地之前,尽可能快地出货,削减丧失。

  更多的时候,他不是把东南亚当跳板,而是积极开辟本地市场。他比来正正在印尼谈营业,本地有良多新建的酒店和公寓,市场潜力很大,他没几天就谈了十几个集拆箱的订单。

  他清晰,现正在关税政策只是方才起头,将来的难题还有良多,若是这一单等闲降价,后续客户必然会,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。并且,他也担忧,降价很可能会导致产质量量问题。一旦质量不外关,以至可能得到这个持久合做的客户,那样形成的丧失只会更大。

  正在肆意加征的关税面前,没有赢家。中国出产工场、外贸商取第三国两头商、远正在美国的采购客户,都不得不正在这场关税博弈中腾挪:有人连夜沉算成本展开价钱拉锯和;有人改换产物规格和发货模式;也有人加快赶工,试图抢正在关税落地前,寻求丧失最小化。一位外贸老板对凤凰网《风暴眼》暗示,“无论若何,加关税,最吃亏的就是做生意的人。”。

  不外,这最新的动静,反而让她看到了更多机遇——越南工场的成本劣势被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抵消了,柬埔寨49%的税率使其工业成本激增,而义乌同类商品反而获得价钱合作力。

  “感觉合适就预备去投资,可是具体的投资形式还没有考虑好。”她说。没想到,她也不消再操心考虑这个问题了。她身边不少同业都曾经正在东南亚投资,她感伤:“这是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了。”。

  霍强也曾考虑过从东南亚转口到美国,但这个操做比力复杂,正在本地找不到出格信赖的人共同,并且东南亚的工场不变性较差,最初他放弃了这个设法。比来,他看到良多中国企业正在东南亚结构的工场都连夜关停,很高兴本人的选择。

  正在霍强看来,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,次要是想推进本土的内轮回,推进本钱回流,削减对国外采购的依赖。比来,遭到关税政策的影响,霍强有些正在墨西哥做纺织品商业的伴侣,间接不干了。但这些正在海外寻求机遇的商人仍然很乐不雅,有伴侣对他说,“中国财产链很完整,这是最大的劣势,就算加关税,美国也很难短时间内脱节对中国产物的依赖。”。

  她的商品利润率正在30%到45%之间,若是不给商品加价,这意味着“利润都没有了”,但给商品加价,意味着订单将不得不下滑。

  但FBA模式也有必然的劣势——小包裹自觉货模式比力矫捷,顾客下一单,商家就发一单,但FBA模式下相当于需要卖家囤货,这也意味着需要商家有更强的选品能力和资金能力,“稍有不慎,便容易赌错”。

  “我感受这个影响是临时的,总感觉中国的卖家能降服过去”,小意说,她从业三年,见过很是多厉害的从业者,碰到过各类各样的问题,好比疫情时发不了货,还有人以侵权的表面恶意索赔,对于商家来说,碰到一次要降服都不容易,“但这些人都降服了,供应链能力和运营矫捷性都有,做销量的手段也是屡见不鲜,我相信大师总能想出意想不到的应对法子”。

  考虑到成本,小意提到,将来本人的模式可能需要从小包裹自觉货模式,转向FBA模式(全称为Fulfillment By Amazon,指卖家将商品批量发送至亚马逊运营核心之后,由亚马逊担任帮帮卖家存储商品)。“今天半夜刚收到通知,每千克跌价2元人平易近币,平摊下来一个产物就没有跌价几多钱”。

  其时特朗普正在2月1日签订行政令,打消一项“小额宽免”条目,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不再可以或许免税运到美国,但2月7日,美国就对这项政策按下暂停键,由于美国无法正在短时间内成立查抄海量包裹的系统,导致数百万包裹堆积正在入境港口。

  “若是不降价,我只能去找中国同业比对价钱了。”客户试图压力,称本人曾经找到了报价19美金的工场。霍强的报价有22美金,这较着的价钱差距,让有着丰硕经验的霍强立即认识到,他干脆把泉源工场保举给客户,让对方本人去问询,公然,客户获得了同样的回答,只好临时放弃了压价。

  她的客户,次要来历于到义乌商贸城采购的美国老客户,或者通过发图片做宣传吸引的新客户。目前形势一天一变,让她越来越担忧,此前好不容易堆集的客户,会慢慢流失,外贸营业遭到影响,国内营业量又难以提拔。

  “我感觉这还算是一个好动静。”汪晴说,若是东南亚不加关税,她收到的外贸订单,可能会越来越少。

  小意集中做20美元到40美元的服拆和箱包,如许可以或许有必然跌价的空间。小意吸收前一次跌价的经验,不再一次性上调价钱,而是“先涨 1美元、逐渐涨,察看市场反映再做应对,避免销量骤降。”。

  关税政策改变带来的冲击常间接的:正在两个月前,特朗普一项只持续了数天的关税政策,就曾经让她的营业量曲线下跌。

  “别焦急,还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。”霍强只能先安抚对方的情感,承诺他再想法子。没想到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4月2日,特朗普无理挥舞起“对等关税”大棒,将全球60多个经济体卷入新一轮商业风暴,再次将这些小商业商们裹挟此中。

  面临美国的老客户降价的要求,庞月也能理解:终究谁都但愿以更低的价钱采办商品,关税带来的成本抬高,可能会促使客户选择其他货源。但从她的角度,仍是期望售价可以或许笼盖成本并稍有盈利。

  那是一单酒店智能门锁的集采生意,采购金额约4万多美金,拆满两个集拆箱。美国客户提出两边配合承担添加的关税。纯真从利润角度权衡,5%的降价幅度并非不成接管。可是,出于同样的久远考虑,霍强仍是判断了这一降价请求。

  见压价坚苦,韩国客户又提出了推出新款产物的设法。一般新款产物能有更高的利润空间,说不定能抵消一部门因关税添加带来的丧失。霍强听完对方滚滚不停的规画,只回了一句:“5月碰头详聊。”那时,关税政策落地,他们要想出配合应对之策。

  小意仍是专注于做美国坐,正在她刚入行时,就有前辈告诉她,美国坐是合作最激烈的坐点,行业高手都集中正在这里,这让她对这个坐点充满乐趣。现正在,她想到的应对办法是,10美元以下的小商品就不做了,由于这类低价商品只需稍一跌价消费者就能到,好比9。9美元的笔筒,涨到17。9美元,“谁还会买?很难搞了”。

  义乌玩具出口商汪晴正在上个月方才到越南、柬埔寨、泰国调查过。本来,出口美国营业占公司营业的40%。但比来关税政策加上淡季影响,来自美国的订单几乎接近干涸。于是,正在合做外贸商的下,她考虑转和东南亚做出口商业。

  不是每小我都像霍强如许,有脚够的底气和幸运。对于义乌一家饰品出口公司老板庞月来说,出口美国正在她的营业中占比高达60%-70%,但因为关税等缘由影响,这一比例粗略估量已下滑了一半。她不克不及不慎沉处置美国客户的需求。

  远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公司巨头们,则正在关税事务后送来大跌。本地时间4月3日,美国股市收盘暴跌,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记载。苹果跌超9%,亚马逊、Meta跌逾8%,英伟达跌超7%,特斯拉跌超5%。

  “你看能不克不及跟工场协商,争取降降价?”霍强听到对方这句请求时,感应有点为难。这个合做,最早是霍强帮手找工场开模具,后续他只收取必然的办事费,为了拿下这个客户,当初工场的价钱也压到了很低程度。霍强当然不愿降价,但韩国客户也正在德律风里叫苦:若是从头找工场开模,前期投入成本又会很高。后续能不克不及收回成本,完满是未知数…?。